【明報專訊】滿街都是加盟連鎖店,由全年無休的二十四小時便利店,到近日愈開愈多的台式飲料特許經營店,早已取代了由家爺仔乸刻苦經營的士多,小本經營的車仔麵都退守到環頭環尾的橫街小巷,這些現象是否意味社會進步?升斗市民生活改善了嗎?《血汗超商: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》的作者吳偉立殘酷地告訴讀者﹕那絕對不是一條翻身之梯,極可能只是一道地獄之門。
吳偉立是台灣財訊雜誌記者,他對台灣的連鎖加盟店作出深入調查,寫成《血汗超商》這本書,事實上,參與連鎖加盟只是另一種「外包邏輯」,創業者只是當上了「頭家」,亦即受到各種限制的「工頭」,原理猶如上世紀六、七十年代的山寨廠和家庭手工業,由貿易商接訂單,層層外判,層層轉嫁到最底層的家庭員工,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勞工保障;同理連鎖店集團透過加盟契約與各種營業規定,將商業壓力下傳到加盟店店長,不斷將利潤上吸到集團總部——「尊重市場運作」與「契約自由」因而淪為壓榨與剝削的漂亮藉口。
沃爾瑪(Wal-Mart)行政總裁史考特(H. Lee Scott)嘗言﹕「儘管我們以走在時代尖端的技術為傲,但是零售業仍然是相當勞力密集的事業。」經營便利商店是密集勞力,店要二十四小時開,店主負全責,「去技術化」的工作流程的結果是機械化作業,連工作常識也很機械化,生產線與家庭工廠並無分別,店主成就感低而員工流動率高,兼且創業者被剝奪了實質經營權,《血汗超商》對此都提出批判,說的是台灣,在很大程度也是香港的反照。
(轉載自2010.05.30,《明報》副刊,網址:http://news.sina.com.hk/cgi-bin/nw/show.cgi/23/1/1/1531917/1.html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