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錄自「吳偉立的部落格」

2010/5/30

寄件者 iamwilly's report



《血汗超商》這本書,原本是要寫給想要創業的加盟主看的。但從這本書上市到現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來說,加盟主們好像還沒什麼興趣耶XD

我猜想,加盟主想要透過加盟來創業的人,,看完這本書後,一定想問一個問題:如果我就是不怕死,還是想透過加盟制度來創業,那麼我該怎麼做?這篇文章就是要來解決這個問題。

話先說在前面:《血汗超商》雖然是以台灣的四大便利商店體系,作為瞭解加盟制度的例子,但其實台灣四大便利商店的連鎖總部,在產品開發等後勤支援、在組織運作的扎實程度上,都算是加盟制度中的佼佼者,品質都算是相對好的,畢竟他們動見觀瞻、一做什麼壞事馬上就被點名攻擊,所以他們其實相對穩健保守,會乖乖的照政府規矩來,不會去遊走法律邊緣的事(但照著法律走,不代表就沒問題,詳細原因請看書的倒數第二章)。會違法亂搞的,並不是檯面上這些樹大招風的大連鎖體系,而是一些規模不大、出事就跑路躲起來的中小型連鎖體系,那些小體系,才是加盟主最要最注意的。

話題回到加盟制度。要談加盟,一定要從創業開始。


產業飽和、競爭激烈

台灣的經濟,已經是一個發展得相對成熟、供給相對飽和的經濟型態,不再是二十年前那樣的供給貧乏的時代。

台灣人對於創業一直有很大的幻想,原因之一是在過去,創業給人家的印象就是很容易賺錢,以前的台灣,物資缺乏,大家什麼都沒有,你隨便拿個破銅爛鐵出來都有人買。在那個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時代,做生意很簡單阿,產品的品質並不是重點,開工廠的只要開得出產能、做貿易的只要找得到貨,你等著數鈔票就是了。在那個年代,誰在在乎產品品質、服務態度?反正你不跟我買,你就沒別的選擇。你看哪一個物資缺乏的開發中國家,商店的服務態度會好的?這就是賣方市場。

然而近十年以來,台灣的人口成長大幅減緩,實質國民所得甚至還倒退,內需已經相對飽和,但是生產方面的供給卻因為技術進步、製造能力提升而持續增加,結果供給就大於需求,市場就從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,這也就是現在生意人嘴巴上常常掛一句「現在生意難做啦」的結構性背景。在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下,你還要去創業(也就是加入供給端),你的風險其實是相對高的。

此外,一個成熟的經濟體,就會開始有大吃小、甚至大滅小的整併現象,這在過去十年內,台灣島內到處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。而這樣的狀況,在B to C(business to consumer)的產業更是明顯,因為B to C是一個講究規模經濟的地方,這樣的產業會出現巨無霸完全正常,連鎖體系大型集團只是反映這個理性經濟邏輯的具體結果而已。而你在這樣的時間點創業,你如何跟這些大型的組織競爭?總體產業面的負面狀況,是你在砸錢投資之前一定要先想過的。

「如果大者恆大不可避免,那就加入他們吧!」不少人會以此來鼓勵人們加入加盟體制。這麼說大體上沒有錯,問題在於,你要加入誰?有沒有上錯船?還有,你有沒有做好創業的最基本功課?

(繼續閱讀..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weatshop 的頭像
    sweatshop

    血汗超商

    sweatsh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