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錄自「吳偉立的部落格」
2010/5/30《血汗超商》隱藏版(三):學長,我也想出書!
寄件者 iamwilly's report |
(不好意思啦,讓我惡搞一下XD)
上一篇文章是寫給加盟主看的。這篇文章,就是寫給念社會科學的自己人看的。
出書是一件蠻屌的事情,所以我想應該會有些後輩,也要嘗試這樣玩玩看。因此,我這一篇文章,就是針對有這樣的想法的後人,更瞭解可能會遇到的困難,也預先做一些心理建設。
一個正規的三年碩士班訓練,應該已經能讓你在特定的研究個案上,具備比絕大多數人更完整、全面的知識才對。那你具備這樣的能力,你不管於公於私,你都應該要對外發表你的成果。
於公,我們做研究,其實也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錢在做的嘛,那你當然不能把那些成果放在口袋裡自嗨,當然要讓出資的人鑑定一下。於私,對研究者來說,最爽的事情,莫過於有人把自己辛辛苦苦作出來的東西,真的當成一回事的在看,而且影響了一些人的想法,甚至改變了社會原本的模樣。
話是這樣說沒錯,然而現實是,要讓人們聽到我們的聲音,而且是把我們的話當一回事,非常困難。而我之所以想出書,最主要的原因(除了我就想紅以外),就是想跟更多人、尤其是學術圈以外的一般民眾,傳達我的想法。
因為喔,就我的觀察來說,除非你後來繼續念博士,然後繼續在大學院校裡面過日子,你的學生才會跑去看你當年碩士班時代是有啥了不起,找出來拍馬屁或是鞭屍一下。否則,我可以保證,無論當年這本論文是有啥了不起,你的論點從此之後保證不見天日,沒有人聽過,你這本論文也就只剩下圖書館網站上的一行字。畢竟,現在碩士論文多如牛毛,你不過只是滄海一粟,誰在乎你是圓是扁。
在資訊爆炸、資訊的供給遠大於需求的現代社會,你如果要有人知道你的觀點,你勢必得要自己做業務、向人推銷你的論點。不管你是寫期刊論文,報紙投書,寫部落格,還是效法小弟我這樣自以為了不起出書,你總是要自己出去推廣,人家才會注意到你。
改寫成期刊向學術圈發表文章、利用當下時機作報紙投書,其實都不難,我這邊只談「寫書」這件事情。
改書可以分為改寫成學術專書以及一般通俗讀物。出版學術專書,重點在於要有宏觀的整體性視野以及理論的創新見解,而這並不是碩士班學生做得到的。想要出學術專書,博士論文有可能一些。
在社會科學圈,最有名的一本博士論文改寫的書,大概就是這本吧:
寄件者 iamwilly's report |
不過呢,碩士班學生對於個案的掌握,往往是蠻不錯的。台灣有不少碩士論文可以針對一個個案,做出相當細密的描述,也能從中推論出相當好的意義,有不錯的創見。而這樣的內容,也正好切合社會大眾對於知識的需求:「我對理論爭辯也沒興趣,我只想知道事情到底是怎樣」。因此,對於碩士班學生來說,把論文改成通俗讀物,反而更適合。
不過這是空泛的講法,事實上真的改書時,有很多困難要克服。